第16封:一套结构,搞定朋友圈、口播、介绍页
日期:2025-07-06 | 点击量:4

 亲爱的朋友:

 

你有没有过这种窘境?

明知道今天该发朋友圈、写宣传内容,但盯着屏幕发了半天呆,一句完整的话都组织不出来。

好不容易写出几行,又总觉得哪儿不对劲——

太空、太干、太像AI写的,发出去没人点赞,更别说有咨询。

后来我才发现,不是不会写,而是走线走错了。

就像做饭一样,锅铲有了、菜也买了,但顺序乱了、火候不对,再好的食材也炒不出一道好菜。

写内容也是一样:没有结构打底,再多的灵感也容易白费。

所以今天,我送你一个我经常在用、也反复打磨过的“万能结构”。

它不是固定模板,更像是一条自然顺畅的【内容走线】。

适用于写朋友圈、拍口播视频、做介绍页、讲客户故事,甚至AI提示词也能套用。

我把它叫做:

“三段式万能走线结构”

第1段:吸睛钩子(说人话,引共鸣)

用一个生活化场景、真实瞬间、内心独白或冲突点,引发对方的“我也是”反应。

举例:“我曾经花3小时写一条朋友圈,结果只有2个赞、0咨询。那一刻我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不适合做内容。”

第2段:揭示问题(反转认知,触发共振)

点破刚才那个画面背后的核心盲点,制造一个小“顿悟”。

举例:“但后来我才明白,问题根本不是内容不好,而是——我不会塔结构。”

第3段:输出定位(我是干嘛的+你该干嘛)

用自然的方式说清楚你是谁、你做什么、你能帮什么人,最后留一个“行动入口”。

举例:“现在我用神笔文案系统,只花3分钟就能写出‘看完就来咨询’的内容。原来不是我不行,而是没人教我‘怎么走线’。你也想试试吗?”

我们把刚才的例子,按这套结构重新排列一下,来看看效果:

我曾经花3小时写一条朋友圈,结果只有2个赞、0咨询。那一刻我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不适合做内容。

但后来我才明白,问题根本不是内容不好,而是——我不会塔结构。

现在我用神笔文案系统,只花3分钟就能写出‘看完就来咨询’的内容。原来不是我不行,而是没人教我‘怎么走线’。你也想试试吗?

是不是看起来很丝滑?

这套结构不是“硬推销”,每一段都在推进节奏:

<< < > >>

添加你的评论

姓 名
邮 箱
内 容
验证码
李炳池公众微信扫描获得新资讯